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乾隆丙午科,湖南秋闱,理州吏目冯名廷奉差委巡场。第三场,十四日夜,冯与同寅李某同坐至公堂,李方隐几卧,是夜月色微明,冯见阶下有物,长二丈余,腰腹如囷,通体皆毛,两目闪烁如炬,自西文场出,缓步入东文场。冯素有胆,不惧。初见时,低声呼李,李觉,仰视大惊,伏案。物去然后起,同入卧处,命仆从同卧一室。冯以李胆怯,既卧,故以手扣壁击床,恐吓之以为戏。正喧笑时,忽有大声呼啸,良久乃已。众皆股栗,以被蒙首。少顷,闻人声轰然,冯与李皆披衣起,监临、监试两主考皆起,使人察问,内外远近无不闻者,咸大诧异。是时头场荐卷已中定十七八,两主考覆加校阅,黜落七卷,后竟无他异。岂因此七人不当中而致怪异如此欤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