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滁州某村有黄氏妪,独坐室中,午后风雨暴至,忽霹雳一声,左壁下诸器物皆移置室中,离壁四五尺,壁上白泥厚不过三分,亦离壁四五尺,植立如堵,丝毫不损。妪惊仆,良久乃苏。不知所击何物,其家亦无他异。代州旅店中有二客同居,一日早起,大风微雨,一客在土炕上以大瓦盆覆坐之,一客坐门限上对语。坐限上者忽仰见屋梁上有火光二寸,如小蛇跳跃,急呼炕上者视之。其人未及答,忽霹雳一声,屋顶揭去一片。众奔入视,地下一人僵卧,一人在炕上坚坐不动,就视之,已死。顶上一孔如豆,初疑雷击,仰视屋瓦外飞,不似自上而下者。移尸视之,见所坐盆底亦有孔如豆,揭盆视之,炕上亦然,竟从地下起,穿炕盆,洞腹贯顶,破屋而去。地下者以汤灌苏,得不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