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乾隆辛酉秋,海风拔木,海滨人见龙斗空中。广陵城内外,风过处,民间窗槅帘箔及所晒衣物,吹上半天。有宴客者,八盘十六碟,随风而去。少顷,落于数十里外李姓家,肴果摆设,丝毫不动。尤奇者,南街上“清白流芳”牌楼之左一妇人,沐浴后,簪花傅粉,抱一孩,移竹榻坐于门外,被风吹起,冉冉而升,万目观望,如虎丘泥偶一座。少顷,没入云中。明日,妇人至自邵伯镇,镇去城四十余里,安然无恙,云:“初上时,耳听风响甚怕,愈上愈凉爽,俯视城市,但见云雾,不知高低;落地时,亦徐徐而坠,稳如乘舆,但心中茫然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