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方延济善乩术,其主乩者,每年必有一仙。戊子主乩者陈真人,字髯翁,善与众谈论。一日,众人以溺鬼必带羊臊气,是何缘故,陈云:“凡人魄入地沾水即臊,河中皆淤泥,本多积秽,魄溃其中,七日即作羊臊气。凡河水鬼带羊臊气者,不能祟人,必五年之后,无此气便能祸人。”又云:“焚死之鬼,五体不全,必觅伴合并而后能成形。或二三人合并不等。其并法,老不并少,男不并女。”又云:“凡草木成妖,必须受月华精气。但非庚申夜月华不可。因庚申夜月华,其中有帝流浆,其形如无数橄榄,万道金丝,累累贯串,垂下人间。草木受其精气,即能成妖。狐狸鬼魅食之,能显神通。以草木有性无命,流浆有性可以补命,狐狸鬼魅本自有命,故食之大有益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