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江州医生万君谟,业甚精,远近就医者络绎,君谟皆尽心疗之,绝不计其有无酬谢也。甚有贫者款之于家,病愈而遣之。一日,有道人款门求医,万诊之曰:“师病痞膈,服药数十剂可以平复。”道人曰:“来自庐山,奈往返何?”因留治之,月余果瘳。崇祯末年间事也。其时流寇猖獗,所在患其突至,君谟忧之。道人曰:“公有力可徙避之乎?”君谟曰:“糊口之外,毫无长物资生,且无别业栖托,奈何?”临行,道人令君谟取土斗许,咒之,命藏于功德堂中,晨夕焚香,猝有贼至,取升许土撒前后门,闭户不出,只吃炒米,不举火食,度贼退后乃出。贼入城数次,及官兵至,俱用此法,绝无所损。邻人有回视者,云:“但见云雾而已。”及土用完,世已太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