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嘉兴珠泾,地濒湖,有童年十三岁,跨牛背,缰绳拴于腰,饮牛于湖。牛入水渐深,没及童足,久许,牛忽惊走,童颠堕水。岸上人恍见有物排浪吞童。牛奔上岸,绳尾拽起一鲇鱼,形如小舟,群哗然,始知牛初为鱼所啮,负痛而奔,奔太速,童遂堕,而童与牛绳相系,鱼虽饵童而绳不得脱,因为牛曳出,如渔人之钓者。众操刀斫鱼,冀童尚可救。及童出,气已绝而衣服发肤毫无所损。脔鱼肉秤之,得三百八十余斤。封君朱绪三自吴门归,述其事云。乾隆五十四年七月十一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