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不语

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双花庙

雍正间,桂林蔡秀才,年少美风姿,春日戏场观戏,觉旁有摩其臀者,大怒,将骂而殴之。回面则其人亦少年,貌更美于己,意乃释然,转以手摸其阴。其人喜出意外,重整衣冠,向前揖道姓名,亦桂林富家子,读书而未入泮者也。两人遂携手行,赴杏花村馆燕饮盟誓。此后,出必同车,坐必同席,彼此熏香剃面,小袖窄襟,不知乌之雌雄也。城中恶棍王秃儿伺于无人之处,将强奸焉。二人不可,遂杀之,横尸城角之阴。两家父母报官相验,捕役见秃儿衣上有血,擒而讯之,吐情伏法。两少年者,平时恂恂,文理通顺,邑人怜之,为立庙,每祀必供杏花一枝,号“双花庙”。偶有祈祷,无不立应,因之香火颇盛。数年后,邑令刘大胡子过其地,问双花庙原委,得其详,怒曰:“此淫祠也。两恶少年,何祀之为?”命里保毁之。是夜,刘梦见两人,一捽其胡,一唾其面,骂曰:“汝何由知我为恶少年乎?汝父母官,非吾奴婢,能知我二人枕被间事乎?当日三国时周瑜、孙策,俱以美少年交好同寝宿,彼盖世英雄,汝亦以为恶少年乎?汝作令以来,某事受枉法赃若干,某年枉杀周贡生某;独非恶人,而谓我恶乎?吾本欲立索汝命,因王法将加,死期已近,姑且饶汝!”袖中出一棍,长三尺许,系刘辫发上,曰:“汝他日自知。”刘惊醒,与家人言,将复建庙祀之,而赧于发言。未几以赃事被参,竟伏绞罪,方知一棍之征也。

上一篇:铜人演西厢
下一篇:假女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加载中...
正在加载更多评论...
已加载全部评论
© 2017- 5000yan.com | 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