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徐公浩观察山西,有老狐化作道士,时入其署与语。某县令太仓王姓者,中飞语,观察信之,将褫其官。老狐缓颊,谓其人祖宗功德不可量也。后观察廉得其诬,事遂已。令来谒,观察问:“君祖宗作何好事?”对以“五世祖耕海滨,海潮至,青螺随潮入岸。潮退,螺不能归原处,被人捉卖。祖夫妻各持帚扫青螺入海,自三更至黎明为度,如是者六十年。狐所谓功德或指此耶?”观察有小婢曰彩云,狐见之曰:“不可使为婢,此女有根基,将来是观音大士作媒嫁与洞庭君者。”迟数日,彩云持其父所书扇倚柱看。观察见文理粗通,问知其父为诸生,祖翰林,且感老狐之言,命作第三孙女,远近皆知有三姑娘。阅半载,有巨公以札寄观察,并赠一画轴云:“闻公三姑娘未字人,可许与申太守大年之子。奉赠大士像,甚灵,悬斋头祷求,当有验也。”申,湖北人,悟“洞庭君”之说,大士像又与媒札同至,乃为成其婚。狐之前知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