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某令宰宝山时,有行商来告抢夺者,被抢处系一坍港,泊舟所也。令往视其地,见水路可通城中,而乘舟者例在此处雇夫起行。心疑之,众莫言其故。一把总来见曰:“此地原可通舟,所以客来必起拨者,港口穷民借挑驮之力,为糊口计故也。”令问抢夺事,曰:“不敢言,须宽把总罪才敢言。”令曰:“律有自首免罪之条,汝告我,即为自首矣,何妨!”曰:“诸抢夺者,皆把持垄断人也。把总儿子亦在其中。前月某商到此,见水路可通,不肯起拨,因而打吵,事实有之。”乾隆三十年新例,拏获强盗者,破格超迁。令定案时,心想迁官,竟以获盗具详;把总知情,照窝家例立决,一时斩者六人。令超迁安庆知府。后六年,署松太道,巡海至宝山抢夺处,见六竿子挂髑髅尚存,问跟役曰:“前累累者何物耶?”役曰:“此六盗也,大人以此升官而忘之耶?”令不觉悚然,怒曰:“死奴,谁教汝引我至此!速归,速归!”舁至衙,骂司阍者曰:“此内室也,汝何敢放某把总擅入!”言毕而背疮发,一疮六头如相啮者。家人知为不祥,烧纸钱请高僧忏悔,卒以不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