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扬州谢启昆太守扶乩,灰盘书《正气歌》数句,太守疑为文山先生,整冠肃拜,问神姓名,曰:“亡国庸臣史可法。”时太守正修葺史公祠墓,环植梅松,因问:“为公修祠墓,公知之乎?”曰:“知之,此守土者之责也,然亦非俗吏所能为。”问自己官阶,批曰“不患无位,患所以立”。谢无子,问将来得有子否,批曰:“与其有子而名灭,不如无子而名存。太守勉旃!”问:“先生近已成神乎?”曰:“成神。”问何神,曰:“天曹稽察大使。”书毕,索长纸一幅,问何用,曰:“吾欲自题对联。”与之纸,题曰:“一代兴亡归气数,千秋庙貌傍江山。”笔力苍劲,谢公为双勾之,悬于庙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