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康熙间,任雨林进士有诗名,宰河南鞏县。昼卧书室,见簪花女郎持名纸,称石大夫招饮。舆夫盈门,俱来迎接,任不觉身随之行。良久,至一府,闬闳巍然。主人戴晋巾,锦襜褕,叉手出迎,谈论风发。坐定,席设水陆奇珍,皆目所未睹,女乐二八,舞
然。酒酣,主人起握任手,行至后园,极亭台花木之胜。园后有井,水绿色,主人手黄金勺,呼左右酌水,为任公解酲。任初沾唇,觉有辛恶之味,唇为之焦,因辞谢,不举其勺。主人强之,众美人伏地劝请,任不得已,为尽之。俄而腹痛欲裂,呼号求归,主人拱手曰:“客果醉矣!且暂别再会。”任仓皇登车,痛愈甚,从原路归。过城隍庙,城隍神趋出迎,唶曰:“石季伦老奴才又毒人乎?昨作主饮君者,晋石崇也。崇生时,取精多,用物宏;诛死时,受孙秀屠割,血肉狼籍。强魂不散,为罗刹尊神,誓杀名士三千,以泄生平好名之忿。吾第十九人,君第二十九人也。吾以生平正直,诉冤上帝,帝不能救,封为城隍神,赐药二丸,曰:有真名士被害者,以此救之。君有文行,故在此相救。”言毕,取药塞任口中。任痛遽止,顷刻汗出而寤。其原卧之处,家人环泣,已迷懵二日矣。后修鞏县故城,掘地得碑,镌“金谷”两大字,类索幼安笔法,始知石氏金谷不在今洛阳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