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绍兴民家有楼,终年
闭。一日,有远客来求宿,主人曰:“宅东有楼,君敢居乎?”客问故,曰:“此楼素积辎重,二仆居之,夜半闻叫号声,往视之,见二仆颜色如土,战栗不能言。少顷云:‘我二人甫睡,尚未灭烛,见一物长尺许,如人间石敢当状,至榻前搴帏欲上,我等骇极,不觉大呼,狂奔而下。所见如此。’自是莫敢有楼居者。”客闻,笑曰:“仆请身试之。”主人不能挽,为涤尘土、列几席而下榻焉。客登楼,燃烛佩剑以待。漏三下,有声索索,自室北隅起。凝睇窥之,见一怪如主人所言状,跳而登座,翻阅客之书卷。良久,复启其箧,陈物几上;一一审视。箧内有徽州炮竹数枚,怪持向灯前把玩。良久,烛花飞落药线上,轰然一声,响如霹雳。此怪唧唧滚地,遂殁不见。心大异之,虞其复来,待至漏尽,竟匿迹销声矣。晨起告主人,互相惊诧。至夜客仍宿楼上,杳无所见,此后楼中怪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