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江苏布政司书吏王文宾昼寝,闻书室有布衣
声,视之,一隶卒也。见便昏迷,身随之行。至一处,殿宇清严,中坐两官:一白须年老者上坐;一壮年面麻而黑须者旁坐。阶下以金丝熏笼罩一兽,壮如猪,尖嘴绿毛,见王来,张嘴奋跃,欲前相啮。王惧,跪身向左,左一人,蓝缕枯瘠,状如乞丐,怒目睨王。白须官手招王跪近前,问曰:“五十三两之项,汝曾记得乎?”王愕然不解。壮年者笑曰:“长船变价案也,汝前生事耳。”王恍然悟是前明海运一案。前明海运既停,海船数百只,追价充公。王前世亦为江苏书吏,专司此案。运丁追比无出,凑银贿王,图准充销,为居间者中饱,案仍不结。此蓝缕者,乃追比缢死之运丁也。王悟前世事由,即侃侃实对。两官点头曰:“冤既有主,当别拘中饱者治罪。汝可回阳。”命隶卒引出,黄埃蔽天,王知为泉下,问狱卒曰:“彼乞丐睨我者,吾知为冤鬼矣。彼似猪非猪欲啮我者,是何物耶?”隶卒曰:“此名波儿象,非猪也。阴间畜养此兽,凡遇案件,讯明罪重之人,即付彼吞噬,如阳间投畀豺虎故事。”王悚然,行至大河侧,被隶卒推入水,惊醒。妻子环榻而泣,昏沉者已三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