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不语

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
食猴怪物名石掬

湖南至道州路有一山,高数百丈,千峰环列,中有濂溪讲堂。山中最多猴,常出扰人。山脚居民数十家,皆漆户也。山产漆树,红芽初茁,如香椿,食者多死,官为立石以禁。沿漆林而入,周遭五六里,隔一涧,过涧即入山径,樵路穿云,高可插天。吾乡爱堂居士往游,远望崖侧,有似枯松,其毛遍覆数里,蠕蠕然。近视之,皆猴也。屏息而过,已历其上,俯视众猴,约有六七万,老少雌雄环集,呦呦皆有哭声,亦莫测何故。有顷,忽见二猴自上崖来,向众猴摇手,似禁其勿泣者。已而悉起,有扶老者,有携雏者,皆缘崖左而上,至经香台畔,俯伏屏息,高下几无隙地。旋有大风簌簌动林木,台后出一兽,绝似猴而小,高可尺许。众猴见之,皆俯伏。此兽跃上濂溪讲座,踞膝而坐,推其身,忽伸长丈许。众在下仰望,不见其顶。久之,见一猴来跪其座旁,自以双手向脑后剥去其皮,若供其食啖者。爱堂尚欲再觇其异,不料仆人遽怒起,燃大爆竹震之,响一发,众猴咸惊坠山下,死者不可胜计。其兽闻声一跃,直穿屋顶而出,不知所在。按《异物志》,石掬如猴而食猴。或即此欤?

上一篇:蟒过岭
下一篇:铁牛法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加载中...
正在加载更多评论...
已加载全部评论
© 2017- 5000yan.com | 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