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不语

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
勒勒

淄川高念东侍郎玄孙明经某,自言其少时,合卺后得头眩疾,辄仆地不知人事。数日后,耳边渐作声,如曰“勒勒”,又数日复见形,依稀若尺许小儿。自是日羸瘦,不能起床。家人以为妖,延术士遣之不效,乃密于床头藏剑。病寤时,每见小儿由榻前疾趋木几下即灭,遂以铜盘盛水置几下。一日午寝方觉,见童子至,以剑挥之。剨然堕水中。家人于铜盘内得一木偶小儿,穿红衣,颈缠红丝,两手拽之,作自勒状。乃毁之,妖遂绝。后相传里中某匠即于是日死。盖明经入赘时,其岳家修葺房宇,匠有求而不遂,故为是压魅术,术破,故匠即死。然自是明经病骨支离,不能胜步履。明经家故有园亭,一日值月上,扶小仆至亭。至即命仆归内室取茶具。邻旧有女,笄而美,明经故识之,至是女伺仆去,即登墙而望,手持茗碗,冉冉自墙而下,至亭内,置茶几上,谓明经曰:“知君渴,愿以奉君。”明经疑其怪,且旧病未复,力促之去。女曰:“君领此,妾当去耳。”少顷,闻小仆来,女忽不见。回视几上碗茶,惟一桑叶贮一撮土而已。嗣后,每逢帘波昼静,清夜月明,女辄至,谈论间颇有慧心。明经自以新病初起,刻自把持,女亦不甚干以亵狎。其容姿意态,长短肥瘦,一日间可以随心变易,故明经始虽疑之,久亦乐得以为谈友,不复问其所自来也。女往来形迹人不能见,惟至时觉举座冷气逼人。明经一日梦与夫人为欢,醒觉乃即女,明经知为其术所幻,然欲强留之,女遽揽衣下床,大笑而去。摄其衣,如纸,瑟瑟有声。后明经得导引之法,女遂绝迹。

上一篇:乩仙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加载中...
正在加载更多评论...
已加载全部评论
© 2017- 5000yan.com | 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