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睢宁县丞钱某,权知县事。其地向例,有路毙者,相验时地主出钱八千送官,便可结案。一日,某村来报有投河死者,吏以前例告钱。钱往验尸,无伤,命即掩埋。回公馆后,吏送进地主常例钱八千,钱将受矣,见钱用红绳穿系,色甚鲜华,不解其故,以问吏。吏曰:“地主家贫,无力出此,不得已将一女卖与村邻为妾,得价二十四千。因系喜钱,故用红绳耳。”钱思此钱系逼迫而来,不忍滥受,即召村人诘之,具以实告。乃并召其买妾者,晓之曰:“我得人钱而逼之卖女,不仁也。汝乘其急而买其女,不义也。我决不受此钱,汝速退归此女。”其人唯唯。因问卖女者曰:“馀钱尚存否?”曰:“都作衙门胥役使用矣。”钱命胥役追缴,则已彼此饮博,将钱分散。钱慨然顾买女者曰:“吾偿尔钱。”即命给发原数,令村人领女归家。此案遂结。无何,钱患背疽,昏迷于床。梦青衣人召至一处,殿宇巍峨,上坐王者谓钱曰:“汝大数已尽,幸有一善事足以抵偿,汝知之乎?”钱茫然不解。王者命判官查簿与观,则所载某年保全卖女一事也。判官奏曰:“此事功德甚大,例得延寿一纪,官至五品。”王首肯之,遂令青衣人送其还魂。疽遂霍然。钱自此一心行善,凡赈饥埋棺等事,悉捐资为之。官果洊擢同知,而一纪之期已满,背疽又发,家人将理后事而意尚迟疑,且慰钱曰:“公前有一善,寿尚可延;年来善行甚多,安知冥中不再为益算乎?”钱笑曰:“不然。昔之善无所为而为之也,故阴间重我;今之善有所为而为之也,恐阴间未必重我。此番数尽,断不能逃,或者有心为善终与有心为恶者不同,或者他生其有报乎?”不数日,疽溃而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