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广陵法云寺僧珉楚,常与中山贾人章某亲狎。章死,楚为设斋诵经。数月,忽遇章于市,楚未食,章即延入饭店,为置胡饼。既食,楚问:“君已死,那得在此?”章曰:“吾以小罪未免,今配为扬州掠剩鬼。”问:“何谓掠剩鬼?”曰:“凡吏人贾贩利息皆有数,过常数得之即为馀剩,吾得掠而有之。今人间如吾辈甚多。”因指路人曰:“某某皆是。”顷之有一僧过,指曰:“此僧亦是。”因召至与语良久,僧亦不见。楚与章南行,遇一妇人卖花,章曰:“此妇人亦鬼,所卖花亦鬼所用之花,人间无用。”章出数钱买之,以赠楚曰:“凡见此花而笑者,皆鬼也。”即辞告而去。其花红芳可爱,而甚重。楚亦昏然而归,路中人见花颇有笑者。至寺北门,自念吾与鬼同游,复持鬼花,殊觉不祥,即掷花沟中,溅水有声。既归,同院人觉其色甚异,以为中恶,竞持汤药救之。良久乃苏,具言其故。因相与复视其花,乃一死人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