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不语

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
尸奔

尸能随奔,乃阴阳之气翕合所致。盖人死阳尽绝。体属纯阴,凡生人阳气盛者,骤触之,则阴气忽开,将阳气吸住,即能随人奔走,若系缚旋转者然。此《易》所谓“阴疑于阳必战”也。故伴尸者最忌对足卧。人卧则阳气多从足心涌泉穴出,如箭之离弦,劲透无碍。若与死者对足,则生者阳气尽贯注死者足中,尸即能起立,俗呼为走尸,不知其为感阳也。惟口不能言,其能言者,为“黄小二”之类,为老魅所附。陈聂恒《边州闻见录》载,有客山行,途中闻呼其名者,不觉应之。暮投主人宿,告以故。店主曰:“客无忧,我能治之。”夜携剑伺客寝外,打三更,果闻有呼客者,声在墙外,问为谁,答曰:“我黄小二也。”启门逐之,见一物如人,奔入一冢而没。明日询其居邻,知为新死而葬者。相与报官起验,其尸斑烂五色。店主曰:“是也。然犹未成精。”与众四觅,入深山中,见遗骸一具,亦五色,生毛,曰:“此其黄小二矣。”焚之,果啾啾作声。及焚新葬之尸,了无他异。盖槁死之魂,久则成魅,特借新死之体以祸人,无所借则久而为眚;若遇雷火击散其气,又能布而为疫。此皆山川沴戾之气偶中于身后故也。

上一篇:夺舍法
下一篇:骷骸三种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加载中...
正在加载更多评论...
已加载全部评论
© 2017- 5000yan.com | 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