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不语

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
驱狐四字

周公世僎宰虞城时,有耿家庄刘化民家患狐,百法驱禳无效,因诉于公,牒移城隍。公从其请。狐在空中喝曰:“汝求城隍,城隍奈我何?”祟之益甚。公谓神且莫制,殊难为力。其友沈松涛曰:“予在息县,有巨绅某之子,甫毕姻,迫于父严恐恋新婚,促令从师远读,且督责曰:‘无故不得擅归!’其子绸缪燕尔,未免妄想。一日,独坐书斋,见隔墙有美人,露半身,秋波流注,挑之,微笑而下。方欲移几梯接,又见墙上立金甲神,手执红旗二杆,一书‘右户’,一书‘右夜’,向女招飐,女杳然遂灭。今试写四字在纸上试之,何如?”因裁黄纸二方,研朱砂书之,令刘持归,贴户牖间。是夜狐来,果却步而言曰:“户夜神在此,今且让汝。三年后当再来。”从此寂然。周旋即升去,不知其后若何。其时内幕蒋生知此情节,闻绍兴桂林庵有三尼亦被妖缠,蒋乃教以用朱砂如法书“右户”、“右夜”四字,贴其楼窗,无风自启,楼上狐扒窜一夜,声如铁甲,至曙始息,狐尽逃去。余按四字平平,不解出于何典,乃能降狐如是,故志之。

上一篇:鬼状
下一篇:女鬼守财待婿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加载中...
正在加载更多评论...
已加载全部评论
© 2017- 5000yan.com | 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