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福建武夷山大藏峰山洞中凹处有大木千百条,横斜架立,千万年不朽不落,色如陈楠。朱文公云:“是尧时居民所栖避洪水处,后水退而木存。然木状非受过斧斤者,山洞罗列群木,如民间开木行者。然山下滩水湍急,舟不能泊。”余至武夷亲见之。后到杭州又见孙景高家藏虹桥板一片,木微香,肌纹细润,梁山舟侍讲镌诗其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