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乾隆十四年,李元叔秀才自京就馆沈阳。越明年夏四月回京师,渡辽水。是日,住北台子站。路过远,昏黑不得抵宿。时乘四套车投一深林中,闻树叶上 作雨声,沾洒衣上,视之皆土也。未几,四马攒蹄,退后不敢前。骡脚夫呼曰:“有鬼蹲踞当道,车拉不动。”乃取开路铁锄抓土撒之,口中作咒语,车始得行。不数步,见一火茶杯大,傍车而行,其光上下远近不定,照里许而灭。土人云:“凡鬼物出皆先有土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