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后藏西南四千余里,有务鲁木者,即佛经所云中印度也。世尊居之,金银宫阙,与佛书所云无异。宫门外有池,方广百里,白莲如斗,香气著衣,经月不散,云即阿暂池也。天时寒暖,皆如三四月,秔稻再熟。无金银,皆以货物交易。达赉喇嘛五岁一往觐。闻雍正初年,鄂罗索发兵万余,驱猛象数百来斗,欲夺其地。世尊持禁咒,遣毒蟒数千往御。鄂罗索惧,请受约束,蟒蛇瞬息不见。世尊云:“此嗔心所致也,不嗔则无有矣。”因谕以此地人少,每十年,当以童男女五百来献,令其自相配偶,至今犹然。诚意伯伍公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