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不语

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
猢狲酒

曹学士洛禋为予言:康熙甲申春,与友人潘锡畴游黄山,至文殊院,与僧雪庄对食。忽不见席中人,仅各露一顶,僧曰:“此云过也。”次日入云峰洞,有一老人,身长九尺,美须髯,衲衣草履,坐石床。曹向之索茶,老人笑曰:“此间安得茶?”曹带炒米,献老人,老人曰:“六十余年未尝此味矣。”曹叩其姓氏,曰:“余姓周,名执,官总兵,明末隐此,百三十年。此猿洞也,为虎所据,诸猿患之,招余杀虎,殪其类,因得居此。”床置二剑,光如沃雪,台上供河、洛二图,六十四卦,地堆虎皮数十张,笑谓曹曰:“明日诸猿来寿我,颇可观。”言未已,有数小猿至洞前,见有人,惊跳去。老人曰:“自虎害除,猿感我恩,每日轮班来供使令。”因呼曰:“我将请客,可拾薪煨芋。”猿跃去。少顷,捧薪至,煮芋与曹共啖。曹私忆此间得酒更佳,老人已知,引至一崖,有石覆小凹,澄碧而香,曰:“此猢狲酒也。”酌而共饮,老人醉,取双剑舞,走电飞沙,天风皆起。舞毕还洞,枕虎皮卧,语曹云:“汝饥可随手取松子橡栗食之。”食后,体觉轻健。先是,曹常病寒,至是病减八九。最后引至一崖,有长髯白猿,以松枝结屋而坐,手素书一卷,诵之琅琅,不解作何语,其下千猿拜舞。曹大喜,急走归告雪庄,拉之同往,洞中止存石床,不见老人。

上一篇:西海祠神
下一篇:张秀才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加载中...
正在加载更多评论...
已加载全部评论
© 2017- 5000yan.com | 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