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不语

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
沈文崧

高邮沈公文崧,宰山左霑化时,有相好同官某,亲老无子,将奉差西藏,公慨然代往,闻者无不惊其高义。跋涉三年余,始回内地,途中冰雪苦寒,往往月余无人烟。有仆二人,名夏祥者,侍公最忠,每至住营帐时辄不见,少顷必手捧粟至,炊熟奉公,不知其粟何自来也。一日晦雾,行至险坂,下临深涧万丈,二仆俱堕涧中。公马足已陷,忽见云雾中有大士像,手持青莲,向公指导。俄顷身已过涧,至平地,痛失二仆,逡巡不前。久之曛黑,闻人语声,急呼之,则夏祥至矣。问何来,称堕涧后,有绿毛人长丈余,自涧中负出,主仆相抱大哭。公归后,将此事语高文良公,高为动色,绘大士图,书年月以纪之。后三十余年,沈之孙名均安者,知江西赣县;高之孙名士 沈文崧 者,官赣县司马,初不相识,既而询及世系,彼此爽然,始知大士图犹在高处,传为至宝,至此乃以归沈。

上一篇:蔡掌官
下一篇:蓝姑娘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加载中...
正在加载更多评论...
已加载全部评论
© 2017- 5000yan.com | 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