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萧山李选民,少年倜傥,烧香佛庙,见美女在焉。四顾无人,遂与通语。女自言姓吴,幼无父母,依舅而居;舅母凌虐,故在此礼佛,愿得佳偶。李以言挑之,女唯唯,遂与归家,情好甚笃。久之,李体日羸,觉交接时,吸取其精,与寻常夫妇不同;且十里以内之事,必先知之。心知为狐,驱之无法。一日,拉其友杨孝廉至三十里外,以情告之。杨曰:“我记《东医宝鉴》中有治狐术一条,何不试之?”遂偕往琉璃厂,觅得是书,求东洋人译而行之。女果涕泣去。此事余在西江谢蕴山太史家亲见杨孝廉为余言之,惜未问其《东医宝鉴》中是何卷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