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楚地有蛇王者,状类帝江,无耳目爪鼻,但有口,其形方如肉柜,浑浑而行,所过处草木尽枯,以口作吸吞状,则巨蟒恶蛇尽为舌底之水,而肉柜愈觉膨然大矣。有常州叶某者,兄弟二人,游巴陵道上,见群蛇如风而趋,若有所避。已而腥风愈甚,二人怖避树上。少顷,见肉柜正方,如蝟而无刺,身不甚大,从东方来。其弟挟矢射之,正中柜面,柜如不知,负矢而行。射者下树,将近此物之身,欲再射之,拔其矢而身已仆矣。良久不起,乃兄下树,视之,尸化为黑水。洞庭有老渔者曰:“我能擒蛇王。”众大骇,问之,曰:“作百余个面馒头,用长竿铁叉叉之,送当其口。彼略噏,则去之而易新者,如是数十次。其初馒头黣烂如泥,已而黑,已而黄,已而微頳,伺馒头之色白如故,而后众人围而杀之,加豚犬耳,不能噬人。”众试之,果如其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