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苏州缪孝廉涣,余年家子也。其儿喜官,年十二,性顽劣,与群儿戏,溲于井中。是夜得疾,呼为井泉童子所控,府城隍批责二十板。旦起视之,两臀青矣。疾小痊,越三日复剧,又呼曰:“井泉童子嫌城隍神徇同乡情,而罪大罚小,故又控于司路神。神云:‘此儿污人食井,罪与蛊毒同科,应取其命。’”是夕遂卒。问城隍何人,曰:“周公范莲,庚戌翰林,苏州人,为河南某郡太守,正直慈祥,每杖人不忍看,必以扇掩其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