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京师人杨某,习采战之术,(删三十六字)妓妾受其毒淫者众矣。忽自悔非长生之道,乃广求丹灶良师。相传阜城门外白云观,元时为丘真人所建,每年正月十九日,必有真仙下降,烧香者毕集。杨往伺焉,见一美尼,偕众烧香,衣褶能逆风而行,风吹不动,意必仙也。向前跪求,尼曰:“汝非杨某学道者乎?”曰:“然。”曰:“我道须择人而传,不能传汝俗子。”杨愈惊,再拜不已。尼引至无人之所,与丹粒二丸,曰:“二月望日,候我于某所。此二丹与汝,可先吞一丸,临期再吞一丸,便可传道。”杨如其言,归吞一粒,觉毛孔中作热,不复知寒,而淫欲之念,百倍平时,愈益求偶。坊妓避之,无敢与交者。至期,吞丹而往,尼果先在一静室,弛其下衣,曰:“盗道无私,有翅不飞。汝亦知古人语乎?求传道者,先与我交。”杨大喜,且自恃采战之术,耸身而上。须臾,精溃不止,委顿于地。尼喝曰:“传道,传道,恶报,恶报。”大笑而去。五更苏醒,乃身卧破屋内,闻门外有卖浆者,匍匐告以故,舁至家中,三日死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