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曹少时过太平书坊,得《椒山集》,归,夜阅之,倦,掩卷卧。闻叩门声,启视,则同学迟友山也。携手登台,仰见明月,友山赋诗云“冉冉乘风一望迷”,曹云“中天烟雨夕阳低。来时衣服多成雪”,迟云“去后皮毛尽属泥。但见白云侵月冷”,曹云“何曾黄鸟隔花啼。”迟云“行行不是人间象”,曹云“手挽蛟龙作杖藜”。吟罢,友山别去。学士归语其妻,妻不答,转呼仆,仆亦不应。复坐北窗,取《椒山集》,掀数页,回顾己身,卧竹床上,大惊,始知梦也。惊醒起视,《椒山集》宛然掀数页,而次日友山讣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