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乾隆二十年,川东道白公,以千金买一妾,挂帆回任,宠爱异常。舟过镇江,月夜泊舟,妾推窗取水,为巨鼋所吞。主人悲恨,誓必得鼋而后已。传谕各渔船,协力搜拿,有能得巨鼋者赏百金。船户争以猪肚、羊肝套五须钩为饵,上系空酒坛,浮于水面,昼夜不寐。两日后,果钓得大鼋,数十人拽之不能起;乃以船缆系巨石磨盘,用四水牛拖之,跃然上岸。头如车轮,群以利斧斫之,滚地成坑,喳碴有声,良久乃死。破其腹,妾腕间金镯尚在。于是碎其身,焚以火,臭闻数里。一壳大数丈,坚过于铁,苦无所用,乃构一亭以鼋壳作顶,亮如明瓦窗,至今在镇江朝阳门外大路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