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常州孙文介公玄孙伊仲,赴江阴应试,舟泊于野。天将夕矣,路见古衣冠者,问何去,曰:“应试。!”其人咤曰:“功名富贵可袭取乎?水源木本可终绝乎?此之不知,应试何为!”言毕不见。伊仲恍惚如梦,归至舟中,欲不应试,同人劝行。不得已,仍至江阴。患疟甚剧,莽热时,见古衣冠者又来曰:“尔无父,我无子,风雨霜露,哀哉伤心!”伊仲悚然,即买舟南归,以此言告本族,方知文介公本无子,嗣其宗人为子;后其家子孙,皆嗣子所出,而嗣子之墓久不可考矣。赵恭毅公孙刑部郎中某,代访得消息,墓为沈氏所占,乃为助钱,议赎还之。此乾隆四十三年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