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江西周学士力堂,癸卯乡试,题是“学而优则仕”一节,文思幽奥。房考张某不能句读,怒而批抹之,置孙山外。晚间,各房考归寝。张忽呓语不止,自披其颊曰:“如此佳文,而汝不知,尚忝然作房考乎?”自骂自击不止。家人以为中风,急请众房考来。检视之,得所抹周卷读之,俱不甚解,乃曰:“试荐之,何如?”大主考为礼部侍郎任公兰枝,阅而惊曰:“此奇文,通场所无,可以冠多士也。”会副主考德公,阅文倦,假寐几上。伺其醒,告之,德公问何字号,曰:“男字第三号。”德曰:“不必阅文,竟定解元可也。”任问故,曰:“我寝方酣,忽见金甲神向我贺曰:‘汝第三儿子中解元矣。’今得男字三号之卷,岂非其验耶?”言毕阅文,亦大加叹赏,遂定此科第一。榜填后,众问周本房某梦中呓语之故,茫然不知。周后为福建巡抚、总督南河。
雍正丙午,江南乡试,其时聘各近省甲科司分校事,皆少年英俊。有张垒者,科分既久,自居前辈,性尤迂滞,每晚必焚香祝天曰:“垒年衰学荒,虑不称阅文之任,恐试卷中有佳文及其祖宗有阴德者,求神明暗中提撕。”众房考笑其痴,相与戏弄之。折一细竿,伺其灯下阅卷,有所弃掷,则于窗纸外穿入挑其冠,如是者三。张大惊,以为鬼神果相诏也。即具衣冠,向空拜,又祝曰:“某卷文实不佳,而神明提我,想必有阴德之故。如果然者,求神明再如前指示我。”众房考愈笑之,俟其将弃此卷,复挑以竿。张不复再阅,直捧此卷上堂,而两主司已就寝矣。乃扣门求见,告以深夜神明提醒之故。大主考沈公近思,阅其卷曰:“此文甚佳,取中有余,君何必神道设教耶?”众房考噤口不敢言。及榜发,见此卷已在榜中。各哗然笑,告张曰:“我辈弄君。”张正色曰:“此非我为君等所弄,乃君等为鬼神所弄耳。”众亦折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