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绍兴钱二相公,学神仙炼气之术,能顶门出元神。遍历十洲三岛,所遇诸魔,不一而足,或恶状狰狞,或妖娆艳冶,钱俱不为动,如是者十年。一日,诸魔聚而谋曰:“再迟一月,逢甲子日,钱某大道成矣,我辈作速下手。”众以为然。趁其打坐时,牵抱手足,放大瓮中,压之云门山脚下。是夕,钱家失去二相公,遍寻无踪,以为真仙去矣。半年后,月明中见二相公坐花园高树上,大呼求救,乃取梯扶下,问其故,自言:“为魔所窘,幸平生服气有术,故不致冻馁而死。”问何以得归,曰:“某月日,我在瓮中,有红云一道,伏魔大帝从西南来,我大声呼冤,且诉诸魔恶状。帝君曰:‘作祟诸魔,诚属可恶;然汝不顺天地阴阳自生自灭之理,妄想矫揉造作,希图不死,是逆天而行,亦有不合。’顾谓一将曰:‘周仓,汝送他还家!’周将军唯唯。周长丈余,所持刀亦长丈余,取红绳缚我刀上,挂此树顶而去。我亦不料即我家园树也。”二相公自后随行逐队,饮酒御内,不敢复学神仙术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