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安庆生员陈庶宁,就馆于淮宁。重九登高,出南门,过一墓,若有青烟起者,谛视之,觉冷风吹来,毛骨作噤。归馆中,夜梦至僧舍,明窗净几,竹木萧然,东壁上松江笺一小幅,上有诗,题是《牡丹》,首句云:“东风吹出一枝红。”意不以为佳,视纸尾,署“张又华”三字。正把玩间,有推门入者,瞪眼而红鼻,身甚矮,年四十余,曰:“我即张又华也。汝在此读我诗,何以有轻我之意?”陈曰:“不敢。”解释良久,红鼻者自指其面曰:“汝道我人耶,鬼耶?”陈曰:“君来有冷气,殆鬼也。”曰:“汝以我为善鬼耶,恶鬼耶?”陈曰:“能咏诗,当是善鬼。”红鼻者曰:“不然,我恶鬼也。”即前攫之,冷气愈甚,如一团冰,沁入心坎中。陈避竹榻旁,鬼抱持之,以手掐其外肾,痛不可忍,大惊而醒,肾囊已肿如斗大矣。从此寒热往来,医不能治,遂卒馆中。淮宁令为之殡殓,义甚笃,然心终疑是何冤谴。偶问邑中老吏:“汝知此间有张又华乎?”曰:“此安庆府承发科吏书也,死已二年。平生罪恶多端,而好作歪诗。某曾认识之,赤红鼻,短身材,死葬在南门外。”即陈所吹冷风处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