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不语

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
绿毛怪

乾隆六年,湖州董畅庵就幕山西芮城县,县有庙,供关、张、刘三神像,庙门历年用铁锁锁之,逢春秋祭祀一启钥焉。传言中有怪物,供香火之僧亦不敢居。一日,有陕客贩羊千头,日暮无托足所,求宿庙中,居民启锁纳之,且告以故。贩羊者恃有膂力,曰:“无妨。”乃开门入,散群羊于廊下,而己持羊鞭秉烛寝,心不能无恐。三鼓,眼未合,闻神座下豁然有声,一物跃出。贩羊者于烛光中视之,其物长七八尺,头面具人形,两眼深黑有光,若胡桃大,颈以下绿毛覆体,茸茸如蓑衣,向贩羊者睨且嗅,两手有尖爪,直前来攫。贩羊者击以鞭,竟若不知,夺鞭而口啮之,断如裂帛。贩羊者大惧,奔出庙外,怪追之,贩羊人缘古树而上,伏其梢之最高者。怪张眼望之,不能上。良久,东方明,路有行者,贩羊人下树觅怪,怪亦不见。乃告众人,共寻神座,了无他异,惟石缝一角,腾腾有黑气,众人不敢启,具牒告官。芮城令佟公,命移神座,掘之,深丈许,得朽棺,中有尸,衣服悉毁,遍体生绿毛,如贩羊人所见。乃积薪焚之,啧啧有声,血涌骨鸣,自此怪绝。

上一篇:狮子大王
下一篇:张大帝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加载中...
正在加载更多评论...
已加载全部评论
© 2017- 5000yan.com | 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