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仁和秀才陈鄜渠,性颇严正,生一女,幼而好道,日持斋诵经,闻人为议婚,便涕泣不食。鄜渠厌苦之,父女不相见。年三十余,忽病重呓语,口称:“我江西布客张四,汝前世为船户。我雇汝船往四川,汝谋财杀我,并抉我目,剥我皮,沉我江中,故我来索命。”陈心念:谋财之盗容或有之,剥皮之事,盗未必为。问是何年事,曰:“雍正十一年。”陈大笑曰:“雍正十一年,我女已三岁矣,焉有尚为船户之事?”女忽自批其颊,曰:“陈先生好利害!是我错寻你女儿了,与我钱三千我即去。”陈怒曰:“恶鬼妄诈人,我方取桃枝打汝,焉得与汝钱!”女又自批其颊,曰:“陈先生好利害!汝既说我是恶鬼,我将肆恶鬼手段,索汝女命去,毋悔!”陈曰:“此女不孝,我甚厌之。汝同他去我甚喜,但汝并非冤家,敢如此吓诈,想吾女阳数已绝矣。汝能立索其命,方信汝手段;若三日后死,则是吾女之大数使然,非汝手段也。”言毕,女蹶然起,不复作鬼语。后两月余,女才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