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桐城农民汪廷佐,耕双冈圩,发一古墓,得古鼎铜镜等物。携归家,置镜几上,彻夜通明,以为宝也,与其妻加爱护焉。亡何,汪入街市,路见狰狞黑面者,长丈余,拳殴之,曰:“我黑煞神也。汝盗陆小姐墓,当死。小姐乃元祐元年安徽太守陆公女,陆作官有善政,小姐夭亡,上帝怜之,属我营护其坟,命小姐往徽州司一路痘疫事。汝敢乘我与小姐外出而盗其所有耶?”言毕仆地昏迷。路人舁之至家,疽发于背。小姐亦附其妻身大骂。举家哀求,欲延高僧为设斋醮。小姐曰:“不必。汝村农无知,既自知罪,但速将鼎镜等物送归原所,别买棺安葬我骨,可以恕汝。但我已为冥司痘神,应享香火。此段公案,须立一碑,晓示村民,永昭灵应。城中贡士姚先生翌佐,人品端方,人所敬信,须往求其作记,方免汝死。”汪叩头曰:“前发墓时但见鼎镜等物,实不见有骸骨,此时虽买新棺,将从何处检小姐骨耶?”小姐曰:“我年少女子,骨脆,岁又久远,故已化矣。然我骨所化之土,坚洁不污,有金色光,汝往坑中取土,映日视之,便有识别,可以改葬。”汪如其言,试之果然,即为礼葬。往告姚贡生,姚亦夜有所梦,乃作记立碑,而汪疽愈。此事江宁太守章公攀桂所言。章,桐城人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