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青阳人江丫,处乡馆,教村童五人,长者不过十二三岁,幼者八九岁。一日,字课甫毕,江忽持木棍将五生排头打死,己亦触墙流血,昏晕倒地。各家父母闻之,奔赴喊哭,叩其故。据江云:“午间安坐,突见窗外奇鬼六七辈,绀发蓝面,著五色衣,前来搏噬诸生。我惶急,驱之不去,随取木棍,将鬼击打无踪,自幸诸生得免于难。亡何谛观,始知所打死者非鬼,即弟子五人,横尸在地,痛摧心肝,因自寻死,故触墙脑裂。”官验取供,以鬼语难成信谳,质之各家父母,皆云与江丫平日绝无仇隙,渠作先生,爱惜诸童颇好,亦无疯症,此举不知何故,想系前生冤孽。江脑破垂毙,现在收禁,俟医治痊时再行审抵云云。此乾隆二十一年五月间青阳知县申详总督尹公文书也,余亲见之。半月后,报江丫死于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