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不语

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
狐仙冒充观音三年

杭州周生,从张天师过保定旅店,见美妇人跪阶下,若有所祈。生问天师,天师曰:“此狐也,向我求人间香火耳。”生曰:“盍许之?”天师曰:“彼修炼有年,颇得灵气,若与香火,恐恣威福,为人间祟。”生爱其美,代为祈请,天师曰:“难却君情,但令受香火三年,毋得过期可也。”命法官批黄纸付之去。三年后,生下第出都,过苏州,闻上方山某庵观音极著灵异,将往祷焉。至山下,同祷者教以步行,曰:“此山观音甚灵,凡肩舆上山者,中道必仆。”生不信,肩舆上山,未十数武,扛果折,生坠地,幸无所伤。遂下舆步行。入庙,见香烛极盛。所谓观音者,坐锦幔中,勿许人见。生问僧,僧曰:“塑像太美,恐见者辄生邪念故也。”生必欲启视,果极妖冶,不类他处观音。谛视之,颇似曾相识者。良久,恍然是旅店中妇人。生大怒,指而数之曰:“汝昔求我说情,故得此香火,汝乃不感我恩而坏我舆,何太没良心也!且天师只许汝受香火三年,今已过期,恋此不去,岂竟忘前约乎?”语未毕,像忽扑地碎。僧大骇,亦无可奈何,俟生去,为之纠金重塑,而灵响从此寂然。

上一篇:吴生不归
下一篇:陈姓父幼子壮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加载中...
正在加载更多评论...
已加载全部评论
© 2017- 5000yan.com | 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