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甘肃参将李璇,自称李半仙,能视人一物,便知休咎。彭芸楣少詹与沈云椒翰林同往占卜。彭指一砚问之,曰:“石质厚重,形有八角,此八座象也。惜是文房之需,非封疆之料。”沈将所挂手巾问之,曰:“绢素清白,自是玉堂高品,惜边幅小耳。”正笑语间,云南同知某亦来占卜,取烟管问之,曰:“管有三截,镶合而成,居官亦三起三倒,然否?”曰:“然。”曰:“君此后为人亦须改过,不可再如烟管。”问何故,曰:“烟管是最势利之物,用得着他,浑身火热;用不着他,顷刻冰冷。”其人大笑,惭沮而去。逾三年,彭学差任满回京,李亦入都引见。彭故意再取烟管问之,曰:“君又放学差矣。”问何故,曰:“烟非吃得饱之物,学院试差非做得富之官。且烟管终日替人呼吸,督学终年为寒士吹嘘,将必复任。”已而果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