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不语

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
山西王二

熊翰林涤斋先生为余言:康熙年间,游京师,与陈参政仪、计副宪某,饮报国寺。三人俱早贵,喜繁华,以席间不得声妓为怅,遣人召女巫某,唱秧歌劝酒。女巫唱终半席,腹胀将溲焉,出至墙下。少顷返,则两目瞪视,跪三人前呼曰:“我山西王二也。某年月日,为店主赵三谋财杀死,埋骨于此寺之墙下,求三长官代为伸冤。”三人相顾大骇,莫敢发声。熊晓之曰:“此司坊官事,非我辈所能主张。”女巫曰:“现任司坊官俞公,与熊爷有交,但求熊爷转请俞公到此掘验足矣。”熊曰:“此事重大,空言无信,如何可行?”巫曰:“论理某当自陈,但某形质朽烂,须附生人而言,诸位老爷替我筹之。”言毕,女巫仆地,良久醒,问之,茫然无知。三公谋曰:“我辈何能替鬼诉冤?诉亦不信,明日盍请俞司坊官共饮此处,召女巫质之,则冤白矣。”次日,招俞司坊至寺饮,告之故。召女巫,巫大惧,不肯复来。司坊官遣役拘之,巫始至,未入寺门,言状悉如昨日。司坊官启巡城御史,发掘墙下,得白骨一具,颈下有伤。询之土人,云从前此墙系山东济南府赵三安歇客寓之所,某年,卷店逃归山东。乃移文专差关提至济南,果有其人。文到之日,赵三一叫而绝。

上一篇:大乐上人
下一篇:大福未享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加载中...
正在加载更多评论...
已加载全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