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不语

《子不语》,又名《新齐谐》,二十四卷,续编十卷,是清代著名文人袁枚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。书名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,表明专记鬼神怪异之事。作者好奇放达,在文史考辨之余,“广采游心骇耳之事,妄言妄听,记而存之”,虽自署为“戏编”,称之为“自娱”,实际上凝聚了毕生的精力。此书内容博杂,文笔流畅,借奇闻异事针砭世态人情,揭露官场黑暗,批驳程朱理学的荒谬,提倡尊重人性,具有民主性进步色彩;书中一些反对迷信的篇目,在志怪小说中尤为可贵。
狐生员劝人修仙

赵大将军之子襄敏公,总督保定。夜读书西楼,门户已闭,有自窗缝中侧身入者,形甚扁。至楼中,以手搓头及手足,渐次而圆。方巾朱履,向上长揖拱手曰:“生员狐仙也,居此百年,蒙诸大人俱许在此。公忽来读书,生员不敢抗天子之大臣,故来请示。公必欲在此读书,某宜迁让,须宽限三日;如公见怜,容其卵息于此,则请扃锁如平时。”赵公大骇,笑曰:“尔狐矣,安得有生员?”曰:“群狐蒙太山娘娘考试,每岁一次,取其文理精通者为生员,劣者为野狐。生员可以修仙,野狐不许修仙。”因劝赵公曰:“公等贵人,可惜不学仙耳。如某等学仙最难:先学人形,再学人语;学人语者,先学鸟语;学鸟语者,又必须尽学四海九州之鸟语,无所不能,然后能为人声,以成人形。其功已五百年矣。人学仙较异类学仙少五百年功苦,若贵人、文人学仙,较凡人又省三百年功苦。大率学仙者千年而成,此定理也。”公喜其言,即于次日扃西楼让之。此二事得于镇远太守讳之坛者,即将军之孙;且曰:“吾父后悔未问太山娘娘出何题目考狐也。”

下一篇:煞神受枷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加载中...
正在加载更多评论...
已加载全部评论
© 2017- 5000yan.com | 鄂ICP备13017733号-10